书法家 张来有 官方网站

+收藏:http://zhanglaiyou.orgcc.com
 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 张来有动态 正文内容
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
2016-03-29    浏览(2100)    作者:刘子默    来源:书法家 张来有 官方网站

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 

——谈张来有书法的禅境与冲淡之美

文/刘子默

唐代大诗人王维有诗云:“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”,描绘的是一种“象外之象”,是作者的“超然心悟”,体现出的是一种禅的“妙悟”。“诗为禅客添花锦,禅是诗家切玉刀。”无论是诗歌、音乐、书法、绘画,凡是达到了一定层次,总是带着几分禅意。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在论述禅境与艺境的相互关联时说:“禅是动中的极静,也是静中的极动,寂而常照,照而常寂,动静不二,直探生命的本原。禅是中国人接触佛教大乘义后,体认到自己心灵的深处而灿烂地发挥到哲学境界与艺术境界。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是构成艺术的两元,也是构成‘禅’的心灵状态。”观张来有的书法或内紧外张,或内松外敛,草书尤其变幻万千,造型丰富,简逸玄淡,内通禅境,超然物外,蕴含着一种空明和静谧。

艺术是人创造的,并且为了使人从自然人向社会人最终向审美人迈进而不断发展着、展开着。北京大学教授、美学家王岳川认为,“艺境即人境,最高的意境是“无言独化”,最高的书境是“目击道存”,最高的人境是解悟生命本体的审美生成。艺境、书境、生命之境是三位一体的。”与张来有先生接触不多,多数是通过他的书法认识到他的人的,但是,在有限的几次接触之中,我发现了在他的身上有股罗汉的“无学”之气,这股气质源于他对佛学经卷的执着,源于他对人生的体悟,源于他对书法艺术的炽爱,所以,我们不难理解在他的书法中这种禅意的由来。书法艺术被誉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之一,其意义在于通过书法的练习,使人通达于自明之路,即认识自己,在练字过程中明白练字者是谁,是书法艺术中的魅力所在,也就是西方人眼中的神秘文化,通过此种神秘的体验,达到时存在者个体生命的超越,即为禅境。禅境与艺境都是将宇宙人生的信息内化的过程。艺境是移情,禅境却是忘情。澹泊空灵的艺术境界,禅道思想融入了张来有的书法理论与创作之中,使之追求做人的品格,书法的意境与情趣。

书法是一种超越表象模拟而直指心性的艺术,在意象的抽象线条中展现出人的胸怀襟抱。中国书法正是在这一点上与心相通(“书者散也”),与道相通(“以形媚道”),与人生相通(“书人不朽于千古”)。虞世南《笔髓论•契妙》云:“欲书之时,当收视反听,绝虑凝神,心正气和,则契于妙。心神不正,书则欹斜;志气不和,字则颠仆。”张来有清楚,作为一个艺术家,其最终成就大小,修养与品格及一个人所达到的思想境界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。因之,他以修禅之心为文为书,书法中隐隐然流露出冲淡和清澈的书卷气;与时下许多较为浮躁的书风相比,其在自由抒情同时更注重赋予作品内在高尚的人文品质与和谐内涵。张来有正是如此化诗情于圆融无迹,融心象于艺术抽象,见性成佛。其书法线条之回旋,圆转流畅,于奇逸见笔致,古雅见文心,蕴诗为书,化书为悟,为境,为修养,为学识,书骨诗魂,情意如流,沉静典雅;且由是体现于线条交错所创造的艺术时空,情感时空,人文时空,化迹于“有我之境”、“无我之境”。而这恰恰愈发印证了其碑帖交融,诗书神情、禅境澄清的个人书体风貌。

艺术是没有完美的,只要艺术存在,遗憾就永远存在。我在欣赏张来有先生书法“禅意佛心”的同时,也看到了一些遗憾,比如行书的章法布局还过于局促,楷书字形、笔画还过于谨慎,但是,这些都不影响张来有先生艺术的发展,只要“禅心”不变,则“禅境”永恒!

子默于京华一默堂(作者系艺术评论人、画家、讲师)


标签:书法家,张来有
分享:
发表给力评论,说两句!  共有 0 条评论